来源:器械之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且24小时后方可转载。
MicroPortNavibot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K)的批准,用于该公司首个机器人辅助平台SkyWalker系统(中国注册名称鸿鹄,以下称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用于骨科应用。
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最初将提供一种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与EvolutionMedial-Pivot全膝关节系统兼容。
01
获批的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
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平台
此次获批的产品是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其系统使AI加手术机器人该手术机器人目前只能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其设计目的是与微创的Evolution中枢膝关节植入系统兼容,用于这些手术。MicroPortNaviBot表示,它已经在为该系统开发更多应用程序,并正在与姊妹公司MicroPortOrthopedics合作开发该系统。
微创NaviBot基于临床需求设计,拥有自主研发的高灵巧性、轻量化机械臂与智能规划导航算法相结合的核心技术优势,建成了具有医疗行业设计能力的全技术研究设施。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具有操作精准、协调高效、安全优先的技术优势。
在实际手术之前,计划系统帮助外科医生根据术前CT扫描解剖数据以及特定的植入物数据制定个性化的患者植入计划。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排列和解剖结构,有助于精确的植入物定位,以实现患者特定的所需运动学。
该系统能够为外科医生提供有助于实现所需关节线重建的信息,同时提供数据以优化软组织平衡。MicroPortNavibot计划在不久的将来与MicroPortOrthopedics一起开发其他骨科应用程序,以提供更全面的骨科产品。
02
微创医疗股票下跌
中期亏损约1.93亿——2.03亿
微创于年成立于中国上海,是一家创新型高端医疗器械集团,在中国上海、苏州、嘉兴、深圳,美国孟菲斯,法国巴黎近郊,意大利米兰近郊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等地均建有主要生产(研发)基地,形成了全球化的研发、生产、营销和服务网络。微创致力于提供能延长和重塑生命的可普惠化真善美方案。
微创已上市产品余个,覆盖心血管及结构性心脏病、电生理及心律管理系统、骨骼与软组织修复科技、大动脉及外周血管疾病、脑血管与神经调控科学、外科急危重症与机器人、内分泌管理与辅助生殖、泌尿妇科消化呼吸疾病、耳鼻口眼体等塑形医美、体外诊断与体内外影像、体内实体肿瘤治疗科技、失眠抑郁症及康复医疗十二大业务集群。
而目前微创的产品已经成熟到,医院,在全球的范围内,几乎达到平均每6秒就会有一个微创的产品被用于救治患者生命或改善其生活品质或用于帮助其催生新的生命。
图片来源于证券之星
而据悉微创近期(上周五)发布公告显示截至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尽管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医疗机构择期手术量减少,集团的销售收入保持稳定增长,该增长主要归因于骨科和心律管理等海外业务(剔除汇率影响)稳定增长,以及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业务、神经介入业务、心脏瓣膜业务的快速市场推广以及新产品收入贡献。
在年的上半年,集团取得归属于公司权益股东的期间亏损约1.93亿美元至2.03亿美元(去年同期取得归属于公司权益股东的期间亏损约万美元)。
图片来源于证券之星
称其该变动主要归因于:报告期内非现金性费用的增加,包括集团发行可换股债券和附属公司发行优先股等的应计利息,根据集团股份奖励计划对若干雇员授予激励股票和期权所确认的成本增加,及以权益法计量的被投资公司的亏损扩大的影响等;手术机器人、心脏瓣膜、外科等业务借助独立融资渠道,积极推进研发、注册、商业化等带来费用的显著增加;用于海外市场开拓、产品推广等投入增加。
但即使中期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股票下跌属于亏损状态,可也阻止不了微创前进的步伐,穿过重重山岗向顶峰而去,在基础领域中不断创新不断成长,在年,微创机器人研发投入3.93亿元,比上年增加2.57亿元,素有“吞金巨兽”之称的手术机器人,研发成本巨大,因而此次又一产品再一次获得了FDA批准,带着中国技术在世界与其周旋,相信,未来会更上一层楼!
03
目前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
骨科手术机器人主要应用于三类手术,即关节置换手术、脊柱手术及骨科创伤手术。其中,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在这三个手术中属于应用最广泛且最复杂的一类。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于年的全球市场规模为.0百万美元,占全球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约52.0%。
在年,我国进行了首次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自此以后,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因其植入物定位的准确度及一致性提高、令术后疼痛减少及功能较早恢复而日益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