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威海晚报」
“疼痛发作起来,真能令人痛不欲生吗?”每当有人如医院疼痛科主任梁立升时,他都会耐心予以解答:疼痛不仅仅是症状,更是一种疾病。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他被称为“患者的福星,病痛的克星”;至精至诚,妙手回春,在为患者止痛的路上,他带领着整个团队一路砥砺前行。
他说:“在疼痛科的病房里,终于睡了个好觉!”
二十多年前,家住蓬莱的孙先生因车祸导致右侧上肢臂丛神经损伤。此后,右臂不仅力量减退,皮肤感觉迟钝,还经常疼痛难忍。止痛药越吃越多,止痛效果却一直在下降,直到十二年前,他实在忍受不了右臂带来的疼痛,选择截肢。没想到,截肢之后右侧肢体依旧疼痛,一天24小时不间断的电击样的疼痛令他生不如死。
“这就是最典型的残肢痛,造成疼痛的原因很有可能是神经受局部瘢痕或软组织的压迫,或神经的残端形成神经瘤所致。”梁立升说,已经截肢了却依旧疼痛,旁人很难理解。这位患者刚到门诊的时候,他的女儿也曾对父亲的这种疼痛产生过怀疑。实际上,对于被疼痛折磨多年的患者来说,慢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如果疼痛控制了,病也就好了。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之后,梁立升为患者实施“神经射频消融术”,术后第二天疼痛立时得到了缓解。躺在病床上的孙先生长长叹了一口气,说:“疼了这么多年,医院疼痛科的病房里,终于睡了个好觉!”
她说:“他是患者的福星,病痛的克星”
随着患者的口口相传,梁立升的知名度越来越大,很多患者为找梁立升远道而来。就在上个月底,一位82岁的男性患者在子女的陪伴下找到梁立升。
“胸痛?具体什么部位?是刺痛还是阵痛?痛多久了?能直起腰来吗?还有哪儿不舒服,都和我说说……”他对患者的问诊细而又细。
老人的子女说,父亲的前胸后背几乎是每时每刻都在疼,疼到不敢穿衣服,稍微一点摩擦就能让他疼得直不起腰来。
“据患者家属阐述,这种剧烈的疼痛持续了四五个月,说不准碰到哪儿一下就会诱发疼痛。很多次疼得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就会说真不想活了。”梁立升介绍,有部分患者原有疾病治愈后,疼痛却长久留下来,这名患者就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一点摩擦就能诱发爆发性疼痛。
“真的有这么疼吗?这位老年患者的家属也曾提出了类似的疑问。”无疑,答案是:真的。梁立升解释,疼痛,已被世界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有些患者实在忍不了,很容易产生轻生的念头。而面对这位高龄患者,梁立升为他实施了脊髓电刺激术和神经阻滞术治疗,术后患者疼痛得到了明显控制。
他们说:“有精湛的医术,更有高尚的医德”
在同事眼中,梁立升不但医术精湛,还医德高尚。质朴、正直、视患者如亲人,在“医疗风险”与“治病救人”之间,他总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所带来的痛苦比起来,有着“天下第一痛”之称的三叉神经痛,真正让90岁的孙奶奶哀叹“生不如死”。“她得这病近三十年了,每次犯病时那种撕心裂肺的疼痛折磨得老人吃饭、喝水、洗脸刷牙都特别困难,更别提好好睡一觉了。”当家属向梁立升阐述病情时,坐在轮椅上的老人面无表情,因为有时一个小小的面部表情也会诱发疼痛。
听说可以通过“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来缓解这种难以忍受的疼痛,家属如释重负。这种手术需要全麻进行,因为在手术过程中,一旦触及到诱发疼痛的神经,即便是患者不由自主的轻微挪动都会影响手术效果。
而对一名90岁的老人来说,全麻,便意味着手术中的高风险,还有术后预期恢复效果如何,会不会出现并发症等问题。即便这样,梁立升仍然决定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因为作为一名疼痛科医生,他比谁都清楚这份疼痛背后的“真相”:“三叉神经痛的患者真是很痛苦,因为这种疼痛是毫无预兆的疼,往往前一秒还在大快朵颐,后一秒发病时,疼得能将手中饭碗扔出去。”凭着一份仁心仁术,梁立升为老人进行了微创介入手术治疗。术后第二天老人便能下地行走,终于摆脱了缠绕自己三十多年如噩梦般的疼痛。
梁立升说:“再努力一把,让生命的最后无痛”
医院疼痛科也经常会见到一些肿瘤晚期患者。“相比其他疼痛患者,癌症晚期的患者对减轻疼痛折磨、平静度过人生最后阶段的需求更加迫切。”梁立升说,特别是一些老年癌症晚期患者,不能再进行手术治疗,但疼痛的折磨如影随形。
“我们再努力一把吧,争取让生命的最后无痛。”他经常说,即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要为病人维护好生活质量。
因为知道癌症晚期患者所遭受的疼痛难以忍受,医院在成立疼痛科以后,梁立升带领团队便首先从解决晚期癌痛入手,包括调整患者的口服药量、神经阻滞技术及神经毁损技术等。针对这些颇为棘手的课题,他与团队开展了一系列新的诊疗技术应用。
“有很多患者为了止痛不得不大量服用止疼类药物,但是药物的超量使用会随之产生一系列的药物毒副作用,例如精神萎靡不振,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严重便秘、全身瘙痒等。”梁立升说,这样不仅让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同时也给家里增添了经济负担。因此,针对这部分患者,他开展了个鞘内镇痛泵置入术。鞘内镇痛泵置入术是目前国内外镇痛领域的领先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给药方式,安全性高、创伤小、用药量少、患者耐受性好、并发症少、镇痛效果明显,减轻了患者对癌痛的恐惧感和家属的心理负担。“就是在腰椎穿刺后于蛛网膜下腔内植入一根很细的管道,通过输注泵把镇痛药物持续不断地输入中枢神经周围。”梁立升解释,这样就能达到用药量少,只需口服镇痛药量的1/,且并发症少,镇痛效果好。
他对团队说:“止痛之路,永无止境”
医院疼痛门诊成立于年。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七年时间过去,二十多年的麻醉工作经验为梁立升从事疼痛医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医院疼痛科已步入规范化发展的快车道。目前,科室现有医师6人,其中硕士5人。癌痛和三叉神经痛的微创治疗在烟台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多项治疗技术处于烟台地区疼痛专业的领先地位。梁立升还带领团队针对肩周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梨状肌综合征、脊神经卡压综合征、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病症开展了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术和关节腔注射术研究,利用超声设备引导,准确地把治疗的药物注射到病变部位。
提及科室未来的发展规划,梁立升有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他说,要在未来几年内,发展疼痛科亚专业,让所有奋斗在疼痛一线的医生们做到术业有专攻,给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更加合理、精准。在科室医护人员配置充分的前提下,针对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进行“硬膜外腔镜手术”治疗,为患者进行神经根的“松解”。
谈到未来在疼痛领域的探索研究,梁立升认为,疼痛或许永远不能彻底消除,但可以少一点疼痛。他经常对团队这样说:为患者“止痛”之路永无止境。我们能做的就是让疼痛患者早点治疗,治疗的效果更好一些,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也是让我们坚持不懈的动力所在。
威海晚报记者记者潘光彩通讯员李成修崔方荣李凌峰
本文图片均由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