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疗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骨关节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复制链接]

1#

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许曼珊

骨关节炎(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其特征是关节软骨侵蚀、骨赘形成、软骨下硬化及滑膜和关节腔内一系列生化、形态学改变。由于人口老龄化及肥胖人数增长,其发病率逐渐上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范围内60岁以上人群中有10%患有OA。OA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及僵硬,可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是成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OA的主要治疗方法为缓解疼痛、阻止和延缓疾病进展、保护关节功能及改善生活质量,尚无有效根治方法,因此明确其发病机制十分重要。OA发病机制错综复杂,具体病理机制仍不十分明确,基于OA发病机制探索防治该疾病的有效方法是今后研究的方向。本文就近年来关于OA发病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OA发病机制阐明及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一大类具有相似结构的蛋白酶,在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和重塑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关节软骨中MMP增加是造成细胞外基质降解而引起关节软骨退变的重要原因。MMP可诱导软骨降解,造成胶原纤维变薄,加速裂解胶原成分,使紧凑的胶原排列松散,同时引起软骨基质肿胀,促进软骨变性,从而导致OA病变。MMP-13及MMP-3均是降解软骨的主要胶原酶,可降解蛋白多糖、骨连接蛋白及Ⅱ、Ⅳ、Ⅸ型胶原等,被认为是OA发病中较为关键的蛋白酶。Ruan等研究发现,膝关节OA患者血清MMP-13水平升高,且其与膝关节结构异常及血清炎症因子相关,提示MMP-13在OA中发挥的作用可能受炎性因子调控。有学者基于MMP-13在OA中表达水平升高,提出将血清MMP-13水平作为OA的标志物,但其可行性仍需进一步研究。Wang等则采用MMP-13抑制剂CL抑制OA小鼠模型关节软骨组织MMP-13的表达,结果Ⅱ型胶原蛋白和蛋白多糖表达增加,提示抑制MMP-13可能可有效减缓软骨破坏。目前部分研究着眼于MMP-13抑制剂的设计,但其在OA模型中的应用有待进一步探索。Chen等研究显示,OA患者滑膜组织MMP-3水平较正常人高,且其表达与OA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提示MMP-3与OA病变关系密切。MMP家族另一成员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DAMTS)可在水解蛋白多糖的同时降解软骨,蛋白多糖合成与降解失衡会影响组织抗压能力,从而导致软骨破坏。ADAMTS-4、ADAMTS-5被认为是OA中重要的软骨降解酶。有研究敲除小鼠膝关节OA模型ADAMTS-4、ADAMTS-5,发现可阻止软骨退化,表明ADAMTS在关节软骨退化中具有重要作用。zler等研究发现,膝关节OA患者滑膜液ADAMTS-4水平与OA进展显著相关。Larkin等分别给予小鼠OA模型ADAMTS-4和ADAMTS-5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治疗,发现针对ADAMT-4和ADAMTS-5的单抗均对OA软骨病变具有抑制作用,其中ADAMTS-5单抗抑制作用更强。

细胞因子

OA发病中,细胞因子可经催化刺激诱导软骨细胞产生MMP、一氧化氮(NO)和前列腺素(PG)等物质,导致细胞合成与分解代谢失衡,促使OA发生与发展。根据生物活性和炎症反应的作用,细胞因子可分为促炎性因子和抑炎性因子。促炎性因子包括多种白细胞介素(IL)如IL-1、IL-17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IL-1有IL-1α、IL-1β两种亚型,其中IL-1β在OA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表明,IL-1β与受体结合后可诱导MMP降解关节软骨,减少蛋白多糖和胶原合成,同时诱导软骨及滑膜细胞产生IL-6、IL-8、NO和PG等炎症介质,进一步导致软骨细胞破坏。Attur等报道,OA患者血清IL-1β水平越高,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及影像学进展的风险可能越高。Tang等则在体外采用IL-1β诱导建立人OA软骨细胞模型,发现白藜芦醇可下调PG、TNF-α、NO、IL-6等炎症介质水平,同时抑制MMP-13、ADAMT-5等表达,拮抗IL-1β介导的OA炎症反应。与IL-1β相似,TNF-α也具有重要的促炎性作用。Lai等研究发现,TNF-α可通过与IL-1β相同的核因子-kB(NF-kB)信号转导通路,诱导ADAMTS-7合成而降解软骨,同时介导PG等炎症介质的合成和分泌,导致软骨破坏,阻止软骨修复。Min等研究表明,膝关节OA患者TNF-α水平与OA严重程度相关,提示其可能是预测OA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抑炎性因子包括IL-4、IL-9、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神经生长因子(NGF)等多种生长因子。IL-4可抑制IL-1合成MMP,从而在软骨代谢中发挥保护作用,并可识别软骨细胞膜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4受体(sIL-4R),高浓度的sIL-4R可导致IL-4效应降低。陈文革等研究发现,OA患者sIL-4R水平上升与OA严重程度相关,sIL-4R可能可作为OA的血清标志物。此外,IL-4和IL-10融合蛋白具有有效的软骨保护和抗炎作用,并可保护软骨免受滑膜组织介质破坏,促进软骨蛋白多糖合成,同时可能具有潜在的镇痛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TGF-β在软骨修复中也具有一定作用,可选择性抑制胶原酶或蛋白聚糖酶,同时下调IL-1等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而发挥保护作用。Zheng等研究发现,小鼠颞下颌关节OA模型存在异常的TGF-β信号,抑制TNF-β1受体可减缓OA发展,提示TGF-β可能是OA发展的重要因子。Zeng等在OA患者软骨标本中抑制IGF-2表达,发现IL-1β介导的MMP-13表达水平下降,提示IGF-2对软骨基质损伤具有保护修复作用。NGF是关节疼痛的重要信号因子,是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制中的关键调节物质。它在OA关节疼痛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可促进感觉神经元增殖,从而诱导关节疼痛发生,通过拮抗NGF治疗OA的研究近年备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