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洗疗法是中医学外治法中重要的一种,是祖国传统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民间亦称为“药浴”、“熏蒸”等。是将配制好的中草药加清水煎煮沸后,先用其蒸汽熏患部或全身,再用药液淋洗、擦洗或浸浴全身或局部患处,从而产生治疗作用的一种防治疾病的方法。
熏洗疗法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防病治病实践过程中智慧的结晶,近年来,由于其使用方便、疗效显著而深受人们的青睐。
1.熏洗疗法的治疗原理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外围屏障,在这个大面积的屏障上,分布着密密麻麻数不淸的汗毛孔,承担着沟通人体内外的作用。除毛孔之外的皮肤本身也有通透性,药物煮沸后,袅袅的蒸汽携带着独特的中药气味直接熏于肌肤,通过皮肤、黏膜、汗腺、毛囊、角质层、细胞及其间隙等转运而吸收。
一方面,熏蒸时热气腾腾可使皮肤温度升高,扩张局部血管,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物质运输代谢;另一方面,各种药物的性味不同,通过皮肤吸收入内而发挥不同作用,如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等,从而对人体阴阳失调状态进行整体调节。
2.熏洗疗法的种类
熏洗疗法施行起来,可有药物熏烟法、药物蒸汽熏法、药物外洗法、药浴法、药物浸渍法等,其中熏蒸和外洗是比较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既可单独施行,又可协同为用,以加强疗效。
(1)药物熏烟法:药物熏烟法就是将所取药物研成粗末,置于火盆或火桶中,使药物缓慢燃烧,然后将身体某一部位置其上进行熏烤治疗,或将门窗关闭,用药物熏烤整个房间,此法多在瘟疫流行期间预防时用;
也可将药物研成粉末后摊于纸上,卷成香烟状,点燃后对准身体某一部位(多为穴位),保持适当距离进行反复熏烤,以达到治疗作用。艾灸疗法,其实亦为类风湿关节炎熏洗疗法的一种。艾灸中的雷火神针就是多种药物配合艾绒卷成烟筒状进行熏疗的。
(2)药物蒸汽熏法:蒸汽熏是很常用的方法,且多与外洗连用,即先熏后洗。蒸汽熏可取特制器皿,将中草药加水煮沸冒出蒸汽后,即对准施术部位,边煮边熏;也可在普通砂锅中煮沸后将药汁倒入盆中,趁热熏之。在冬春感冒流行季节,在室内炉火上放置醋盆加热熏。
1)全身熏洗法:可在较小房间或浴室中进行。关紧门窗,患者可身着薄衣或裸露皮肤躺卧于有镂空的平板上,将按病症配制的药物放入容器,加水,直接放于平板正下方加热煮沸,在熏蒸的过程中可根据情况续加水,熏蒸时间可视病情轻重而定,一般以半小时为宜。
若无适宜熏蒸用的平板,亦可在药物煎煮沸后,将药物倒入容器(如浴盆、浴池等),然后取大的塑料薄膜将容器和患者罩住(头部可外露),形成密闭空间进行熏疗,待药液温度适宜时即可坐于容器中进行全身洗浴。全身熏洗通常每日熏1~2次。
2)头面熏洗法:药物煮沸后将药什倒入消*后的脸盆中,外罩布单,闭目,趁热熏蒸面部,待药液温度适宜后,洗头、洗面。—般为30分钟。每日2次。凡面部急性炎症渗出明显的皮肤病应慎用。
3)手足熏洗法:药物煮沸后将药汁倒入消*后的容器中,外罩布单,将患病手足与容器封严,趁热熏蒸,然后待药液温度适宜后浸洗手足。根据患病部位的不同,决定药液量的多少。如洗足以药液浸没两足踝部为宜。洗手亦应浸过腕关节。每次15~30分钟,每日1-3次。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足疗、足浴的招牌遍布大街小巷,若足疗师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其到位的按摩加上药物的熏洗对于防病保健可以起到不错的作用。
(3)药物外洗法:将所选药物浸泡于水中,煎煮沸后,将药汁倒入盆中,待温度适宜时,用手或毛巾浸透后擦洗全身或局部。此法可单独使用,但一般多与蒸汽熏法合并连续使用,即先熏后洗。外洗次数与时间可视病情和部位而定。通常每次15~30分钟,每日1~3次。
1)药浴法:顾名思义,药浴即用药液进行沐浴之意。此法在民间广为流传,近些年来,经过开发,药浴已成为保健的一个好方法。温泉浴实际就是一种天然药浴。在家庭中进行药浴,可以将所有药物加水煮沸后倒药汁于浴盆、浴桶或浴池中,然后添加适量洗澡水,若有较大容器,也可一次性煮沸所需药水量。待药液温后,即入内浸浴,法同洗澡。药浴是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一个好方法。
2)药物浸渍法:从语义上严格来讲,浸,就是将患部,如四肢等浸泡在药液中;渍,是用消*棉球或毛巾蘸药汁敷于患处,停留一段时间,以使药液充分发挥作用。实际操作中,浸渍最好连用,通常先洗后浸,然后再渍,以加强疗效。通常浸泡时间为20~30分钟,渍敷时间可根据情况而定,如棉球或毛巾凉后可重新再蘸温热药液进行热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