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关节疾病之一,髋和膝骨性关节炎者超过70%见于65岁以上老年人,并且趋于年轻化,常会影响45岁以上的人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表现一种退行性关节软骨和关节结构退行性变化,常常会产生疼痛并影响人们的步行能力,随着症状加重,会导致膝关节软组织僵硬和关节畸形。这是导致老年人行动不便,膝关节疼痛以及膝关节活动受限的主要致因。
我曾踏足山巅,触摸过星辰,见证过太阳的光芒,而如今,仰天长叹,断剑重铸之日,何时腿能伸直。
01临床症状膝关节疼痛,早期存在无特殊症状,在劳累时出现膝关节的不适感,经过休息症状可消失。随着病情加重,疼痛从偶发变成频发伴有连续疼痛和夜间痛,并且不能通过休息完全缓解。影响行动能力。对气候变化敏感,当气候寒冷、潮湿的季节,疼痛和肿胀明显加重。患者自述接受热敷等措施缓解症状。关节活动受限,大部分患者会出现晨僵现象,早期轻微活动后症状缓解,中晚期会出现膝关节活动受限严重,关节绞索,我们常见的膝关节伸不直,屈腿走路。关节力线改变,长时间的关节内软骨的磨损,关节平面不平整,关节面之间应力增加,骨赘形成,滑液分泌过度,关节肿胀。关节空隙变小,关节畸形产生。步行能力减退,随着关节的僵硬变形,周围的肌群肌力失衡,肌力下降。表现出步态异常,步行能力下降。02致病因素年龄因素: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并且趋于年轻化。
体重因素:体重的增加导致膝关节受力不均,关节负荷增加。有研究表明肥胖是影响关节炎与否的最关键因素。
职业因素:从事腿部运动,膝关节负荷大的人群易患骨性关节炎,如重体力劳动者、职业运动员等
疾病因素:如骨质疏松者、糖尿病患者、先天性膝关节畸形、软骨病,风湿病
外伤因素:外力导致的膝关节创伤,关节结构改变,关节力线的异常或接受过外科手术等。
性别因素:老年女性发病率更高
03诊断治疗在临床上诊断该病一般结合病人主诉和影像检查。患者最常见的主诉就是膝关节痛。该病的发展过程早期症状为隐痛和偶发疼痛,膝关节负荷过大时如上下楼梯时疼痛;逐渐关节出现摩擦和绞索感,可伴随关节肿胀,关节腔积液;随之导致膝关节活动受限,关节僵硬。严重者出现膝关节畸形。
影像上膝关节正、侧位ⅹ片显示髌骨、股骨髁、胫骨平台关节缘呈唇样骨质增生,胫骨髁间隆突变尖,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致密,有时可见关节内游离体,核磁检查可见膝关节内软组织韧带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膝关节内存有积液。
治疗上传统治疗
现行治疗方法包括定期观察,超重者进行减肥,以及各种各样的干预措施,诸如理疗、体育锻炼、口服或局部止痛药(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关节腔注射激素类或其他药物、膝关节镜手术、膝关节置换术或截骨术。这些方法的较优组合或顺序尚不明确,并且因人而异。
运动疗法
有研究表明参加进行6个月运动治疗的患者疼痛程度都轻于不运动者。18个月以后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组均比对照组具有更好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时发现肌力训练比关节活动度训练能更好地维持肌力和延缓关节病变的进展。
治疗方案——当然我推崇运动疗法
消炎镇痛——理疗,非甾体类抗炎药
纠正膝关节错误运动模式。这包括异常腿型的矫正(期待一
下,后期会有矫正异常腿型的介绍),长短腿矫正,以及运
动模式的调整。
运动控制和本体感觉训练。包括加强下肢运动链,肌肉力
量的增强,加强膝关节的稳定性,以及本体感觉增强。
运动干预及预防
避免长时间从事对膝关节负荷大的行为或是动作。对于从球类,跑步等项目的运动员或爱好者需运动前充分准备活动(场地,器械、着装、鞋准备)规范技术动作,运动后进行科学的整理运动。最关键的是合理控制运动负荷。
避免下肢生物力学的改变,部分人存在不良步态,常见的八字步,膝关节内外翻以及双下肢负重不对称以及穿鞋不规范等。
控制体重,超重会对下肢特别是膝、踝造成巨大的负荷,长此以往,对关节内软骨造成损伤。
注意保暖,寒冷会增加肌肉粘滞性,肌肉容易损伤,并且血液循环差。
积极从事运动,运动会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同时合理的应力刺激软骨的发育,同时有效的改善膝关节相关的生活质量,以及提高膝关节炎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
膝关节周围肌训练
自重下训练,静蹲或是在无痛范围内做合理负荷下的蹲起训练。内收肌和外展肌训练。
动作控制训练,前后跨步,左右侧跨步,交叉步和单腿控制性练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