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物理治疗: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达到减轻关节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的。常用方法包括水疗、冷疗、热疗、按摩、针灸等。不同方式适用人群不同。
4、行动辅助:通过减少受累关节负重来减轻疼痛和提高患者满意度,如手杖、拐杖、助行器、关节支具等。第二阶梯:药物治疗1、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是骨关节炎患者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最常用的药物。包括局部外用药物和全身应用药物。NSAIDs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物,保守治疗期常用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围手术期以COX-2抑制剂帕瑞昔布钠为代表。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AOS)指南指出:1.META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全身/局部应用NSAIDs,均可以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关节功能;2.19项RCT研究中的个治疗终点指标里,有个肯定了NSAIDs对骨关节炎的确切疗效;3.COX-2抑制剂针对胃肠道反应有更好的耐受性,应作为优先选择。(1)局部外用药物:首选外用非甾体抗炎药,必要时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等,尤其是老年人,局部外用药物迅速、有效缓解关节的轻、中度疼痛。中度疼痛可局部外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乳胶剂、膏剂、贴剂和非NSAIDs擦剂(辣椒碱等);中重度疼痛NSAIDs药物可局部与口服联合。评估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风险,消化道出血风险较大者,可选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如罗非昔布)。评估心脑肾不良反应风险,心血管风险较大的患者慎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几乎所有的NSAIDs均可呈剂量依赖性,可致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2)全身应用药物:根据给药途径可分为口服药物、针剂以及栓剂,最为常用的是口服药。用药原则:①用药前进行危险因素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