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又称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等,是一种以软骨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点的关节病。本病在中老年人中多见,女性尤甚,其病因可能与年龄增长、肥胖、遗传因素、低骨密度、关节劳损和过度使用等相关。本病发病率很高,部分患者致残,西医治疗不良反应相对较多,费用较高,中医治疗有一定优势。
一、早期本病的早期常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关节疼痛,多发于承重关节,以腰、膝、踝、双手远端指间关节为主,上下楼梯、劳累、负重时加重。房师认为本病属于中医“骨痹”范畴,其病因以肝肾、气血亏虚为本,而邪气痹阻经脉,气血不通为标,乃本虚标实之病,正如《儒门事亲》所言:“犯寒而行,真气元衰,加之坐卧冷湿……以冬遇此,遂作骨痹”。结合现代医学来分析,房老认为此处的“虚”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骨关节供血不足。随着年龄增长,血管老化,血床减少,局部血液循环变差;二是关节劳损、骨质丢失。所以对本病早期治以补气血、益肝肾,养血活血。处方可选用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身痛逐瘀汤加味。房老尤喜用血府逐瘀汤加生*芪,疗效显著。如患者疼痛范围较广、程度较重,可用身痛逐瘀汤加减,其中没药、五灵脂、地龙等有较强的活血通络止痛之效。
二、中期随着病情发展,骨关节损害程度加重,可出现关节肿胀、畸形,如继发性膝内翻、膝外翻,还可累及脊柱,表现为颈、腰部僵硬、疼痛,严重时压迫脊神经根,出现相应的神经压迫症状。其病机多为肝肾亏虚、瘀血内阻,可兼有痰湿内停、郁而化热,气阴两伤等证,故房老常用补益肝肾、活血消肿、养阴清热等治法。并根据患者病位、病性的不同,灵活选择专病专方。若患者主要表现为膝骨关节炎,局部肿热疼痛,古称“鹤膝风”证,房老常选用专方“四神煎”加味治疗。本方原剂量颇大,房老临证时考虑到用药安全,将5味药药量重新核定,常用剂量为生*芪30g,川牛膝15g,石斛30g,金银花30g,远志10g。
若患者主要表现为颈腰椎骨关节炎,局部僵硬疼痛、伴有神经压迫或肢体麻木,房老常选用专方“缓急舒痹汤”。药物组成为白芍30g,生甘草10g,生薏仁30g,威灵仙12g,羌活10g,苏木12g。本方具有解痉止痛、舒筋活血、散风除湿之功效。此外,据发病部位不同,房老用药也有所选择。如上肢发病多用桑枝、姜*,下肢发病多用独活、牛膝,颈部疼痛加羌活、葛根、钩藤,腰痛加制首乌、狗脊、杜仲。
三、晚期病程晚期,病变关节畸形较为严重,关节活动显著受限,甚至不能行走,肌肉萎缩。就诊于西医骨科往往已经需要关节置换。中医辨证常为肝肾气血虚损,阴阳俱虚,痰瘀互结,房老在此时常予大补肝肾、气血,兼以活血化瘀,改善循环。方剂常选用地*饮子、独活寄生汤、三痹汤等加虫类药。
虫类药具深搜细剔之性,可搜剔风邪、通络止痛、祛瘀散结消癥、起沉疴痼疾。在辨证用药基础上,配伍虫类药可提高疗效,广泛用于痹证,尤其是骨关节炎晚期,关节畸形严重,往往痰瘀湿热互结,非虫类药而不能通也。可选用穿山甲、蜈蚣、全蝎、土鳖虫、地龙、蜣螂、蛇类等。房老尤擅用穿山甲、蜈蚣等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到:“穿山甲,味淡性平,气腥而窜,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故能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透达关窍,凡血凝血聚为病,皆能开之。”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穿山甲具有延长凝血时间,减低血液黏度的作用。
而蜈蚣辛温,祛风解痉,活血通络,张锡纯谓之:“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有研究表明蜈蚣的醇提物、水提物均有明显的镇静、镇痛、解痉和抗炎作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虫类药因含有动物异种蛋白,应注意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再者虫类药中的搜风剔络之药,性多温燥,久用易耗伤阴血,宜配伍养阴、补血之品,如生地、白芍、石斛等。
编辑:侯鸿宇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临床学院研究生,师从风湿病专家吕新亮教授,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风湿免疫病。扫一扫